在广西梧州泗洲岛,有一座被誉为“西江明珠”的水电站——国家电投所属长洲水电站,以水轮机的轰鸣与光伏矩阵的静默,将清洁动力送往万家灯光。近来,在昼夜替换中,总有一群身着深蓝工装的身影络绎于钢铁与电流交错的战场,他们是水电站的检修铁军,正为长洲水电1号机组A级检修打开攻坚。
时刻回溯至检修发动前,水电技能监督试验班的李泳德半跪在外江厂房的库房里,手中的超声波探测仪紧贴1号机组吊具外表。仪器屏幕上的纵波,是机组“骨骼”是否健旺的暗码。忽然,波形不再是一个纵波,呈现了缺点波。李泳德眉头紧闭,重复比对同类部件数据,精准测算缺点的深度与规模。
随后,检修战争正式打响。七层楼高的天车驾驭室内,桥机操作员王永华紧握操纵杆,确定下方百吨闸口。这是吊装的关键时刻——要将百吨重的庞然大物精准落位,差错有必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一切准备作业已安排妥当,他屏住呼吸,指尖轻推操纵杆,天车吊钩慢慢下移,精确落位。这是长洲检修铁军的精度美学。
深化江面30米下的机组流道,水轮发电一班的罗家盛蜷身拆开受油器,狭小的作业空间里,他不得不长时刻坚持蹲姿或折腰,乃至有时需要在高空作业。从前检修中,泡头水平、笔直支撑检修两边脚手架的搭设,从上流道地上-12.35米搭设至-3.8米,需8人搭设4天才干完结。本年检修中,他和队友初次使用自主规划的模块化钢制梯笼渠道,泡头水平支撑拆开梯笼搭设只需要3人2天便可完结,功率提高的一起更明显下降高空掉落危险。
破晓时分,电气维护班技能骨干韦先强刚完毕3号机组维护体系传动作业。作为1号机组维护设备改造的核心成员,他深知此次1号机组A级检修作业的展开是验证发电机组维护体系改造后能否安稳运转的最直接方法。“差动维护是机组的神经末梢,误动一秒,全网瘫痪。”对此,韦先强一直紧绷一根弦,从2022年到2025年,他参加完结了15台机组维护设备的改造,编写的维护设备技改计划摞满办公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对“零失误”的执着。
在我们的尽力下,长洲水电1号机组再次并网成功,机组的轰鸣声穿透暮色,在浔江两岸回旋。厂房外,检修队员们倚着工具箱瞭望彼岸——远处楼宇的灯光逐步亮起,与天边最终一抹橙红融合成暖色的画卷。在长洲水利枢纽的钢铁头绪中,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定格:焊工蜷身于流道深处,电弧光下飞溅的焊花凝成鱼鳞状焊缝;技能员攀爬在机组轴承旁,指尖划过每一道齿轮凹槽,校准的精度好像测量时刻的刻度;百吨闸口在桥机控制下平稳闭合,液压驱动的动静与江水轰鸣交错成协奏曲……